作者: 庐上雁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4-11-18 06:32:11
状态: 完结
字数: 2.40万字
阅读人数: 17.03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本书叙述了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林正秋教授从事地方史学研究的故事,将自己的教学实践、学术研究与城市建设事业相联系,从而为打造杭州城市品牌做出的努力。从一个侧面反映改革开放后,历史的真实面貌,一个人的经历见证一座城市的进程,同时也是一段杭州故事,一座文化名城在史册上留下的痕迹。
【目录】
第1章 青葱岁月
第2章 在学校任教
第3章 杭州史研究初始
第4章 创立地方史课程
第5章 方志学钻研
第6章 西湖文化勘查初始
第7章 “文化旅游”
第8章 食在杭州
第9章 参与全省旅游规划编制
第10章 “宋城”策划
第11章 御街研究与开发
第12章 凤凰山南宋宫苑开发
第13章 西溪开发
第14章 雷峰塔恢复
第15章 宗教文化研究
第16章 为报刊写稿、为朋友写序
第17章 区域经济论述
第18章 户籍、人口与乡贤研究
第19章 南宋对外交往论述
...
第20章 茶酒文化研究与实践2024-11-18 06:32:11
【原文摘录】
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林正秋(下称“林”)为杭州乃至浙江地方史研究与经济建设做了许多工作,可以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他的学术研究成果与杭州这座城市的改革开放进程息息相关,其教学与学术经历,或许,可以窥探到人们致力于经济建设与向文化科学进军的一个侧面,一个人的足迹,可以佐证一个时代的进程,与众不同的是,他把自己从事的学科与现代建设联系起来,做成为公众服务的工具,而备受各方关注。
有道是“作文先做人”,林教授走过的学术道路,或许,值得后辈引为楷模。
笔者多次采访他,林侃侃而谈,说了许多在学术与教学生涯中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及自己的心声。本书内容出处,除了笔者自己多次采访林教授以外,还研读了他的著述,参考了各地报刊访问林后所写的通讯报导,将他断断续续对记者的谈话融进了本书。
在内容安排上,均在解释里注明了出处。
林说,除了教学以外,我对杭州城市史的研究,与文史创作应当发端于一九七八年的最初那几篇论文《南宋杭州的城市经济》(1978年2月)发表在《杭州大学学报》;
《五代十国时期的杭州》在《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3月)刊出;
另一篇论文《古代的杭州》刊载于《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12月),还有《南宋时期杭州的经济文化》发表在《历史研究》(1979年12月)上。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林正秋多次被评为杭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市级劳动模范和浙江省级劳动模范等,他的论文与著述无数次获得省、市社科类著作的各种褒奖,成为杭州十大文化人物之一(见附录),一直到今天(2021),在漫长的数十年执教与创作生涯中,编撰了三十余部专著,数百篇论文,培养了成千上万个学生。
大致上说,除了教学以外,学术成果可分为四大部分,一是对杭州史的研究;
二是对南宋都城的研究;
三是对旅游文化的研究;
四是以史学研究成果为基础,进而为现代建设服务。
有研究认为,林正秋在一生的研究与创作活动中,敢为人先,潜心钻研地方史,将史学研究应用于现代经济建设,特别是为杭州史研究创立了十二个“第一”:
文革后,第一个颠覆了教课书上对南宋的定论;
第一个在内地大学历史系创立地方史课程;
第一个提倡在杭州恢复“宋菜”;
第一个开设“旅游文化课”;
第一个提出以本土文化为主导开发旅游;
第一个在市民中普及南宋文化知识;
第一个提出开发南宋皇城遗址与御街;
第一个以历史文化为工具促进城市发展建设;
第一个提出开发杭州西溪旅游文化;
—— 引自章节:第1章 青葱岁月
那个时期,政治运动接连不断,所学专业也被组织上“调整”去进修俄语。学成后,安排在杭大历史系教俄文。说来凑巧,原在温州一中读书时的徐规老师正好也调回浙师院。二校(浙师院与杭大)合并后,正在杭州大学历史系教书,与林正秋不期而遇。
初次见面,他就与徐老师聊起自己当年在温州读书时的经历,以及对徐先生的仰慕。乡音、乡亲与志同道合,林与徐规由师生关系,进而,有了同仁之谊。
在史学专业上,他们有着共同的志趣,似有“他乡遇知故”之感。
徐规老师(下称“徐”)虽说在一九五六年就被评为副教授,生活相当简朴,一个人住在杭大教职工宿舍的一个单间,与家人分居二地,两边开销,日子过得较为紧凑。
说到徐规的经历,这是林正秋与徐老师若干年来的交往才知道的。
抗战时期,浙江大学由省城杭州迁到浙南的一个小城龙泉。
一九三九年,时年十九岁的徐规考入浙大龙泉分校历史系。
一九四三年,徐规的毕业论文《李焘年表》获得全国大学生论文优等奖,被时任校长竺可桢一眼看中,进入浙大研究生院,师从宋史专家陈乐素(注1)。
毕业后,徐一直在浙大历史系以教书为业,平时很少回平阳老家。
徐老师出生在温州平阳县的一个大户人家,老家拥有祖传房地产。
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的“土地改革运动”中,需要划分每个人的阶级出生或家庭成份(地主、富农、上中农、中农或下中农与贫下中农)。按政策规定,徐规不能划为“地主成份”,大家有目共睹,徐老师在浙大读书,毕业后依靠教书为生,只能算作“地主家庭”出身,本人成份只是一名大学教师。在当时形势下,徐家祖传的房地产被莫名其妙的按到夫人名下。随之而来的是“地主分子”这顶大帽子也扣在夫人头上。由此,徐夫人及小孩只能在乡下接受贫下中农的“教育”。那些日子,徐规老师独自居住在杭大宿舍(注2)。
有一次,林正秋去看望徐老师,只见老师自己烧了一碗汤面,桌上没有小菜,只摆着一壶老酒,一小碟花生米,一个人以面条与花生米下酒,自斟自饮,似有借酒浇愁,排遣孤独之意。林正秋知道,徐老师除了书籍以外,几乎没有什么特别嗜好。
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每次去探望老师,总要带上些花生米或别的什么下酒小菜。
师生二人,一长一少,对酌小饮,海阔天空的聊天。不久,就成为忘年交。
—— 引自章节:第2章 在学校任教
多年以来,学校教课书向学生灌输的内容是,南宋是一个宣扬投降主义“偏安”的小朝廷,一个“弱宋”的形象,强调的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奸臣当权,朝政腐化,帝王昏庸,对宋廷持贬低否定态度。
稿子完成后,自己也感到,理念上难于把握。林找到了徐规,将初稿请徐老师过目。
徐教授仔细审阅了稿子后,不仅在文字上作了润色,还鼓励地说:“这篇论文写得不错,有新意、有价值。”未久,此文在《杭州大学学报》上刊载,反响不小。
地理系主任严德一教授(注1)读了论文以后,在一次会议上说:“这是一篇研究城市经济的好文章,对于这类论文,应当多加鼓励。”还委托徐规老师转达了对作者的敬意。
杭大学报编辑委员会主任王驾吾教授(注2)对文中的见解饶有兴趣。
在一次会议上,向徐规老师打听:“你知不知道作者林正秋是谁?”
徐规顺势向他推荐了林正秋,此时,他正在杭大附中(学军中学)教书。
林在一次记者采访时(注3),说道:“一九七六年我在教学之余,写了《古代的杭州》一文,徐规老师向《杭州大学学报》推荐那篇文章。论文刊载后,反响很好。编辑部的王驾吾、杨渭生教授特地找徐规先生,问道:‘林正秋是谁?’事后,徐规特别鼓励我继续努力。”
一九七八年十二期《历史研究》(注4)发表了林的另一篇论文《南宋时期杭州的经济与文化》,这是一份中国社科院主办的国家级权威史学刊物。
此文奠定了林在南宋故都杭州研究最初的学术地位,扎实的史料考证,并提出开创性学术观点,对南宋持客观视角,作了肯定性评价(注5)。
杭州史分六个时期
林正秋将自己的科研方向定为“杭州城市经济史研究”的想法由来已久。
多少年来,国内史学界关注世界史、中国史,大专院校历史系没有开设地方史课,中、小学根本没有地方史教学,很少有人愿意将一生的精力化费在系统的地方史研究上,尤其是将单个城市发展历史研究成果与现代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学者,更是凤毛麟角。林正秋的写作,可谓在全国首开先河。
在现代史上,对于杭州单个城市史进行深入研究的人,较著名者,也只有二个,一是钟毓龙(注6)与他的《说杭州》,这是一种横向面对一个城市的研究;
—— 引自章节:第3章 杭州史研究初始
我国面积是如此的辽阔,东西南北中,差异很大,文化历史、地理特色、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民族结构有着不少差异,可是是学校里只有全国史、世界史,却没有地方史,这个课题很值得探讨。学生只知道黄河、长江,知道上海、北京,却不清楚家乡附近的那条河、家乡的这座城镇的文化历史,故乡这块土地的故事,难道不是咄咄怪事吗?
杭师院,作为一个地方性的师范类院校历史系,让学生了解本土文化历史,这是顺理成章的事。当然,我主张开设地方史的主张,还有二个因素,一是基于个人的钻研与爱好,另一个原因则是“地方史”是个冷门,全国大专院校尚未设立地方史课程。
如果是中国史,或者,世界史,作为区域大专院校的“杭师院”,那有条件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这些全国知名学府拚高低?惟有地方史,杭州存量多,资料较丰富,一个不可多得的强项;另一个考虑是,作为六大古都之一的杭州,对于故都文化研究,与全国其它古都相比,杭州能起到领跑作用,因为当时(八十年代)全国着手地方史研究的科研机构有限。
又说:“这个主张提出来后,师院领导层相当支持,在历史系成立了‘浙江地方史研究所’,系内开设了‘地方史’课程,安排我担任地方史研究所所长,主讲本省地方史。”
林在获得领导的支持后,有了机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自己所钟爱的地方史研究与教学当中去,潜心研究杭州乃至浙江历史了。这门课是新设的,尚属“前无古人”状态。
在民国之前,私塾或书院中几乎没有系统的教过现代意义的历史学,但是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地方史志的刊印,除了战争、灾荒与特殊年份,留存了浩翰的文史典籍。虽说在文革动乱年代,在“破四旧”时期(注1),民间典籍大抵销毁,但是在图书馆古籍部却得以幸存,有确凿的资料可以查考,这是一个优势条件。
进入民国以后,虽说谭其骧(注2)一九四七年应浙江教育会之邀在杭州湖滨民众教育馆做过《杭州都市发展之经过》这样的演讲,发表在当时的报刊上,但是文字简约,属于杭州城市史文化最早的系统研究,只是远没有达到可供编写学校课本作为依据的份上。
开设之初,课程面临“三无”状态,即无先例可以遵循、无教学大纲和教材可以参考、无浙江地方史编目,当然,也没有课题费,一切科研费用全要自已掏腰包。
—— 引自章节:第4章 创立地方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