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醉卧莲心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4-11-23 05:45:59
状态: 完结
字数: 2.52万字
阅读人数: 19.99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2012年大学毕业的林立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而是投身在了乡村振兴,发展家乡白茶为家乡脱贫攻坚的事业当中。就为那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林立坚信自己的责任就是自己的方向。故事以福鼎白茶为主题,展现出了家园与自然的生态文明、山乡巨变、人民福祉、构建命运共同体。表达出了中国
【目录】
第1章 南方有佳木
第2章 春分
第3章 潜龙在渊
第4章 外地针
第5章 聚白茶厂
第6章 自求多福
第7章 野生牡丹王
第8章 收茶
第9章 有志者事竟成
第10章 叫我村长
第11章 并筛法
第12章 夏茶不做
第13章 剩下的我全要了
第14章 藏茶
第15章 自大为王
第16章 钰林茶厂
第17章 雪中送炭
第18章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第19章 这是我们的工作
...
第20章 五千斤2024-11-23 05:45:59
【原文摘录】
“整个钰阳村竟然有一千七百多亩的茶园。”
望着眼前漫山遍野,层层梯田环绕如同绿雪覆盖大山一般的茶园,林立心中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想法。
尤其是看到两条山溪潺潺而下,汇聚成一条河流滋养着山下的悠悠稻田,一股热血与期待顿时萦绕在林立的心间。
这里是钰阳村三百多户村民的茶山,大将山与莲美山。
两山对坐如同牵手的夫妻环护着钰阳村一般的美丽、磅礴、厚重,两大山海拔近九百米,茶园合起来将近一千八百亩。
大学毕业的林立没有留在大城市而是选择了返乡。
就为那一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乡村复兴、扶贫攻坚,绿色生态,林立自认这才是他们这一届毕业生该有的志向。
返乡复农、绿色生态,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起码林立是无比坚信自己的志愿,仿佛是找到了生命存在的意义一般振奋,毅然放弃大城市的繁华回到了家乡钰阳村。
而且大学生返乡创业更是有政策扶持还有诸多福利,看着眼前的满山茶园,林立知道这是一个机会。
说得远大一点这是可以让整个钰阳村三百户村民能够脱贫的唯一希望。
当然,回到农村想要做茶也是因为穷。
大学本科毕业生虽然有更好的选择、有更多的机会。
但无论是创业还是进入大企上班,一切还是要从零开始。
林立等不及,爷爷已经七十六岁,虽然大学时期一年都有回来一次,但每次回来林立都能看到爷爷一年不如一年的身体,更有一生为务农操劳,年过半百的父母,两个姐姐虽然已经嫁人,但还有个正在上高中的弟弟。
想起父母干着最苦最累的农活,却是拿着最低的收入,还有那越来越多的白发,林立心中就有一股急切。
怕自己的成长跟不上父母老去的步伐。
林立极度渴望有所成就,希望真正成为父母的骄傲。
毕业回来已经过完了年,林立也想为父母,爷爷分担一些劳作的想法。
因为春茶就要开始。
务农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不是在山上就是在田里,不是在雨中就是在太阳底下忙碌,总有忙不完的事情。
“看政策的扶持方针,未来一定是个讲生态、重农耕,振兴乡村的时代。”
“福鼎白茶虽然刚刚兴起,但茶叶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传承,是福鼎乡村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更是家家户户最天然的饮品。”
“常喝白茶不仅有保健药理、功同犀角,还能延年益寿。”
“一定要抓住这个有机会!”
林立再次看了眼漫山茶园,带着一股澎湃的心情下了山。
神农尝百草,得茶而解之。
—— 引自章节:第1章 南方有佳木
清晨露气还没完全散开,林贞就开着三轮电瓶车带着林立停在了大将山下,直奔自家的茶园三里坑而去。
“爷爷,你说得真准,这才十三天真有的采了!”林立震惊而又激动。自家的茶园很是茂盛,茶稍末端看过去白花花一片,这是刚刚冒尖的白毫银针的芽头。
白茶的茶树、茶叶,其实都是绿色的,只是刚长出来的尖芽上有白毫茸。
形如针、色如银,在阳光下映射出了一种白毫光泽。
这也是白茶名的由来。
白茶最精华的部分就是这白毫银针上的白毫茸毛,富含微量元素。
木气之精,能养人气。
人老了身体缺乏机能,气血衰败,而茶叶属木,木属性就是生机的一种。
适当的喝茶的确是能养生理智,头脑清晰。
所谓千秋大业一壶酒,万丈红尘一杯茶。
喝茶会让你知道,无论你完成了多少丰功伟绩,到头来还是归于平淡。
所以喝茶的人更懂得淡泊才能明志。
此刻的大将山四面茶山早已有人影在采摘。甚至连对面的莲美山上都有许多披着斗笠的身影。
林立家的茶不多,三处地方合起来也就四亩茶,在钰阳村算是比较少的了,因为多的人家足有二十多亩茶园,许多都是以前荒废的地瓜土豆地改种了白茶。
“今天只能采一些,明后天开始应该就能大采了。”
“今年的品相倒是好看。”
“你看这芽头肥壮而饱满。”
“今年的头采银针一斤估计能卖一百三四。”
林贞说话之间已经开始采摘一些肥壮的芽头。
一根一根的采。
“一斤一百三四十元?这么好价钱。”林立一惊,他可是知道很多人采这银针一天就能采十多斤,甚至十四五斤。
尤其是这头采银针,有得采的时候林立的爸爸妈妈两个人一天也能采摘二十多斤多,那就是两三千块钱了。
一天两三千块钱啊!
虽然银针也就只能采三四次,前后也就十天左右的时间。
但单单银针一亩茶园就能采到六七千,加上后面长上来的牡丹、贡眉,寿眉,一亩茶园一年的收获一般是一万到一万六七千元。
主要是看天气、看茶树长得好不好,有没有的采。
林立家有四亩多的茶园,一般也能采个五六万元左右,茶园多的农户一年甚至有几十万的收入。
当然茶园多了护茶成本也更大,还需要雇人采摘,否则时季一过,银针就变成了牡丹了。
那价格就要掉下来。
“这没什么,乱世黄金,盛世白茶。”
“白茶属于最天然的养生饮品,加上这几年的政策扶持,以后只会一年比一年更有好价钱。”
“当然茶园也需要打理、施肥、锄草、打虫,最后的人工采摘。”
—— 引自章节:第2章 春分
“阿立你千万你要记住,君子谋生潜于其行。”
“无论以后做什么你都要懂得一个字,那就是潜。”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事情还没开始就人尽皆知,那绝对成不了什么事情。”林贞脸色肃穆的说道。
“潜?”
林立若有所思。
虽然不太懂,但还是很认真地点了点头。
更是将刚刚汹涌起来的激动之情缓缓压在了心中。
“潜,说的简单就是藏,只有懂得藏你才有机会现。”
“藏到藏不住就会现,就像水满自溢,这是好事,一旦有了现就是大展拳脚的机会了。”
“潜龙在渊候佳期,现龙在田见天地。”
“爷爷已经没有机会了,但你这个年纪若是肯用心就有无限可能,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林贞对林立充满期望。
他是看着林立长大,对林立的性格很是了解。
林立执意做茶,林贞也有些意动。
此刻感受到林立的坚定,这让林贞沉寂多年的止水之心微微荡起了波澜,甚至越想越是老血澎湃。
一口气爬上大将山,更是脸不红气不喘,甚至有种将年少时的梦想寄托在林立身上的期望。
“知道了爷爷。”
林立也感受到了一股肃穆之意,尤其是看到林贞眼中对自己的期待。
林立这一刻仿佛成熟了不少。
君子谋生潜于其行。
只有懂得潜才有机会现?
林立细细琢磨,越是琢磨越是感觉有道理。
潜龙在渊?
现龙在田?
林立听到最后猛然看向自己的爷爷。
这哪里是农民,这是智如渊海的老者啊。
林立忽然感觉自己的爷爷身躯伟岸,背影昂藏,如同当午的太阳。
像大学里几个泰斗级的老教授。
“今天就先采到这吧。”
“后天才能大采。”
“走,下山去探探今年的银针大概什么价。”林贞将林立的茶叶倒在一个篮里。
合起来似乎也有一斤多。
“探价?”
“去哪里探?镇上的茶叶市场吗?还是广化村的那些茶厂?”
林立回神,却是一脸的好奇。
“那太麻烦,来回天都黑了。”
“喏,那不是有现成的吗?”
林贞说完指向了山下从面包车下来一些人,拦截从大将山下去的茶农。
半抢一般拎起茶农的篮子就称斤问两。
“他们是、收茶的贩子?”
林立目光一动,以前读书不懂,也没了解过茶的行情。
但也知道这些是茶贩子。
听说很赚钱。
爷爷要带自己收茶,就是先从茶贩子做起。
“大爷,采了多少啊?”
林贞,林立才刚下山,那靠在面包车旁的一名胖子就赶了上来。
一眼就看到林贞篮子里的茶。
“估摸着一斤二,什么价啊?”
林贞掂了掂篮子说道。
—— 引自章节:第3章 潜龙在渊
一名腰间挎着脱皮旧包的粗莽大汉看了看林贞车斗上篮子里的十六斤银针茶青。
林立眉头一皱。
这茶贩子太没礼貌。
“你看什么价?”
林贞却是不在意,被叫老头已经习以为常。
“嗯,你这茶、一百一十块钱吧。”
“怎么样?”
大汉说话之间递出了烟。
“一百一?”
“一百一你卖给我吧。”
不等林立震惊而起,林贞却是摇头一笑,拒绝了香烟。
“那这样,天也黑了,收了你这一茬我也不收了。”
“一百一十五,一百一十五块怎么样?”
“不可能再高了!”
大汉提出了篮子。
“没有一百三不卖。”林贞却是再次摇头,也懒得继续调侃。
“一百三?”
“我勒了个去,大爷、您是大爷!”
大汉放下篮子头也不回地转身看了其他卖茶的人。
“爷爷,他们好像都是一百一二卖掉了。”
林立却是发现其他人似乎也就一百一,多的一百二能卖就卖了。
一百三的几乎没有。
“嗯,卖一百二是要等了,卖一百一是好卖,但不是想让你多看看多学学吗?”
林贞却是笑了起来。
仿佛站在路边老半天不卖,与茶贩子调侃与熟人打招呼,就是给林立看着。
“多看看这些茶贩子,他们这一个个溜着呢。”
“如果你看他们没有一个出价一百三,那这天色有人出一百二你就赶紧出手。”
“要不然再等一会就只剩下一百了,甚至可能砸自己手里。”
“那就只能自个儿回去晒了。”林贞趣笑看着四周。
林立闻言也是目光四射。
“走,我们这银针品相好看,采得也很得体,一百二哪里都能卖。”
“带你去茶厂看看。”
林贞开启三轮电动车。
“去茶厂?”
林立也上了车。
两人把三轮开到了管阳镇车站下首的桥头,距离白茶市场一公里不到的地方。
“聚白茶厂?”
林立带着惊奇之色与林贞的三轮电动车直接开进去了聚白茶厂大门。
“一百二!”
“你也一百二。”
“十九斤。”
“你的二十七斤四两。”
“……”
聚白茶厂虽然没有茶叶市场那般人来人往,但二三十个提着茶青的茶农就让这里显得有些热闹。
不仅有散户的茶农拿过来卖。
更有茶贩子大批量地进来。
当然茶贩子都是在另一边称重。
其中的差价大家都知道,但说出来就没有意思了。
“这么多银针?”
林立震惊地看到聚白茶厂中数十个钢铁架子内层层叠放着手工竹编做成的篾匾,因为有缝隙透气使得银针更好的晾青。
单单此刻一排排篾匾上的银针,还有圆形竹编簸箕上的银针,起码有上千斤。
这是在晾青。
甚至地面茶布上还有刚收到的数百斤银针茶青。
—— 引自章节:第4章 外地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