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一桶水果茶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4-07-07 04:43:24
状态: 完结
字数: 7.60万字
阅读人数: 16.59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温柔霸气女将军VS文弱耍宝文状元听到有“京城第一美男”之称的林尚辰后,憨憨步筝立马让皇后赐婚,随后又为了逃避直接跑了,直到成亲前几天才被亲哥给叫回来,而听到要娶女将军的林尚辰,直接吓晕过去两次。他们相遇后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期待筝筝日尚!
【目录】
宫变
捷报
宫宴
圣旨
出嫁
见面了
敬茶
致命的缺点
回门
飞筝
逛青楼喽
郑皖
回娘家
笑死我了
公主驾到
不好,有刺客
哭唧唧
居家隔离
快乐时光
...
又见飞筝2024-07-07 04:43:24
【原文摘录】
书房外刀光剑影,书房内一片狼藉,书籍、茶具散落一地,大梁的皇帝正瘫坐在桌子旁,脸上沾满了血渍,表情痛苦狰狞,捂着肩上的箭伤,身体止不住地发抖,地上还有一把沾着血的长剑,他的前面站着面容阴狠的三皇子秦安礼。
“父皇,竟然您说四弟生性懦弱太过心软不宜治理天下,现在二哥也逃了,这次无论立长立贤都非我莫属了吧?”秦安礼言辞上看似是在询问,但语气强势且歹毒。
皇帝一共生有六个孩子,皇后的大皇子年幼体弱没能活到成年,这是皇帝多年来的一块心病,也是他迟迟未立太子的原因,没了一个,就还剩下三位庶出的皇子和两位公主。
皇帝一脸嫌恶地像看阴沟里的蛆虫一样看着眼前曾寄予厚望的儿子。
“父皇,这支箭上抹了剧毒,你自己也应该知道自己活不长了,别等到时候我登基后名不正言不顺,朝堂上无人信服天下动荡,这天下基业岂不是白白落入了他人之手?”秦安礼语气慢慢悠悠,他料定自己的父皇一定会答应他,满足他的心愿的。
就算是皇上不答应,秦安礼也有办法让自己登上皇位,只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若能成为皇上亲定的皇位继承人,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皇帝撑在地上咳嗽两声,浑身瘫软,虽心有不甘,但为了这天下基业稳稳掌握在秦家人手中,也不得不从桌下密盒里拿出的藏好的玉玺,手却止不住地发抖,抚摸着那已经拟好了的圣旨…
眼见秦安礼大功告成,忽然“飕”的一声,一支箭射穿了他的喉咙,秦安礼就这样应声倒下,身前的皇帝也惊呼一声,被吓得直接倒下…
房门被一脚踹开,走进来一个身穿盔甲浑身是血、手拿弓箭、腰间还挂着长剑的十三四岁少女,她表情冷漠,看不出任何情感,气质神态完全与她的年龄不符,随后就把门关上紧锁。
“臣女步筝,叩见皇上”。说完,步筝便跨过秦安礼的尸体,扶起了皇帝。 “臣女是洲涛大将军步崇阳之女步筝,昨夜四皇子忽然急匆匆跑来府中,说三皇子起兵造反,跪求臣女帮忙平定宫变,家父与兄长皆出兵前往北疆平乱,臣女只能私自调遣步家军杀入宫中,望皇上恕罪。”步筝继续道。
步筝的祖父原是山上的土匪头子,后来接受朝廷的招安成为了大梁的将军。 其他兄弟却留在了山上,也不再跟朝廷作对,但只要步家一声令下便会全山出动,称步家军。当年步筝的大伯华庭将军就是调动了步家军才平定了北疆多年战乱。
步家军骁勇善战且只服从步家人调动,连皇帝指令都不屑一顾,所以皇帝下令,没有皇上旨喻步家人不得调动步家军,这也足以见得皇帝对步家的忌惮。
—— 引自章节:宫变
“前线发生了什么事让皇上如此开心,说出来给臣妾听听,让臣妾也乐一乐。”旁边研磨的皇后听到秦安升如此高兴的语气,忍不住问道。
秦安升登基后不仅从不排斥女子干政,还力排众议答应了步筝的请求,命其率领步家军出征支援前线。
秦安升将手中从前线传来的捷报交到皇后手中,抿了口茶,望向窗外,他登基后的好消息基本上都是从这两兄妹身上传来的。
“可真是虎父无犬子啊!这步允将军真是一点都不逊色于他的父亲!”皇后看后也对鸿吉将军表现出丝毫不吝啬的夸奖。
“四年前从他爹手中丢失的三座城池,如今也只剩一座雁北关还在匈奴手中了”皇上欣慰道。 却又叹了口气,流露出对雁北关还未被收回的惋惜神情。
五年前匈奴兵队骚扰大梁边境,大梁不得不派洲涛将军率兵出征,又因四年前二皇子霖王出逃后竟然投敌背叛,使大梁连失三关。前线噩耗一度传来,秦安升又刚刚上位,根基不稳,内忧外患,上到朝中大臣下至黎明百姓都认为这次大梁恐怕是凶多吉少。
直到步筝请求率领步家军支援前线,得到秦安升的应允后,才缓解了战况,但她的父亲洲涛将军还是在步筝抵达北疆的的那一天战死在了苦寒的大西北。
步崇阳死后,秦安升立马颁布诏书,封他的儿子也就是步筝的亲哥哥步允为新的领兵元帅,号称“鸿吉将军”。
有了步筝和步家军的支援,步允上任后完全扭转了战局,四年时间内连续收复了两座城池,也逼得匈奴不得已签下了停战且十年不准再寻衅滋事骚扰大梁边境的条约。
“他们下个月就要班师回朝了,朕一定要好好地奖赏他们兄妹两个。” 皇上搓搓手,又抿了口热茶,想起了昔日在王府时的好兄弟,和那个十四岁却敢带兵杀入宫中,又请求领兵出征的步筝。
“步允这小子现在似乎也有二十多了,身边倒是也缺个伺候的人,臣妾这里倒有几个合适的好姑娘那皇上需不需要…”皇后有所意地说着,想问问秦安升的意思。
秦安升顿了顿,眼睛不自觉地瞟向窗外,窗外风雪作响,却依然没能让他回过神来,他是在想些什么?
“皇上…?”皇后轻轻地拍了拍皇上的后背,问道。
“呃?哦,他不急…你不用管这个。”秦安升恍惚道。皇后虽心有疑惑倒也没那么在意,毕竟君心从来都不是什么人可以随便揣测的。
—— 引自章节:捷报
“诶?那个排头骑着白马的就是鸿吉将军吧,看着怎么也就二十出头啊。”一名看热闹的男子道。
“就是他吧,不是都说他挂帅那年才十几岁吗?果真是年轻有为啊!”另一个路人也附和着。
“那在鸿吉将军旁边肯定就是她的妹妹步筝喽,她十四岁就领兵平定了宫变,随后又独自带兵支援前线,那时可是轰动了全京城啊,出征回来也才十八岁,当真吾辈女子楷模!”一位女子指着步允旁边的步筝道。
热闹的大街上人声鼎沸,以前的步允看着父亲和大伯从北疆归来时的花团锦簇,眼里充满了羡慕,如今自己也成了这条街的主角,却无法同他们自己分享喜悦,好在身旁还有个妹妹,虽然旁边的步筝还有点心不在焉。
步允看着旁边若有所思的妹妹便问: “小筝,在想些什么呢?”
“哥,我在想,待会就要入朝面圣了,那些大臣会不会不让我进朝堂。”步筝也知道,这个大喜的日子里,自己哭丧着脸,确实有点扫兴,就随便编了个理由。
“放心吧,进京之前哥哥都打听到了,朝堂之上关于你的问题反对的并不多。”步允拍了拍步筝的肩膀安慰道。 但是他知道,自己妹妹想的可远不止这些。
步允虽说是京中武将,却是典型的江南帅哥,五官清秀而俊朗,眼神深邃而又坚定,心思也颇为细腻,或许这跟他的母亲出身于苏州有关。
步筝与步允长得尤为相似,身材高挑,又因常年征战沙场,皮肤粗糙黝黑,若穿上男装也颇有几分男相。 沙场上的步筝也多次在步允受伤时,穿着他的铠甲,骑着他的白马,手握他的回龙枪来迷惑敌人。
……
步允带着步筝走进大殿,大殿上的人大多都是父亲生前有来往的前辈,但交集不深,只能说个个脸熟。
“臣步允(步筝)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两人异口同声道。
“二位快快请起。”坐在明堂上的明明是天子,却没有半点架子,面容十分慈祥,可能当上皇帝的人都必须拥有慈祥的一面。
“谢陛下。”二人起身,步筝看着明堂之上不到三十的男子,眼神里却充满了老者的慈爱。 步允也觉得昔日的好兄弟,现在看起来更像是自己的长辈。
退朝后,皇上留下兄妹二人一起进宫到御花园里叙叙旧。晚上也特意设宴让两人一起留在宫中吃饭,说是给他们接风洗尘。虽然此时的步筝很想回去休息睡觉,但是皇上的旨意怎么能违背呢?
晚宴上皇上为了这兄妹俩更加随性自在,就只有皇上皇后与他们两兄妹和一些伺候的奴才。
—— 引自章节:宫宴
“林尚辰的才华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虽说林家世代经商,就出了这么一个读书人,但难免日后…啧…这问题有点棘手啊。”
林尚辰是状元,官位太低总会引起天下读书人的不满,官位太高,就怕成亲后两家势力过大,不好掌控。
“竟然问题棘手,那便急不得,日后再来慢慢想想吧,反正小筝的婚事也不急在这一两天。”皇后安慰道。
皇上揉了揉太阳穴,总想着给步筝最好的,但是又得忌惮着人家,尤其是当了皇上后,疑心病可谓是越来越严重了…
“那过几日的太子册封礼准备的怎么样了?”
皇上也不想再想着那件事,就转个没那么烧脑壳的问题。
“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只是然儿才六岁,什么都不懂,就怕他会在典礼上不配合,出什么事故。”皇后十分担忧道。
当今的太子是同皇后所出的大皇子秦沛然,年纪总不过才六岁,但顾及到因先皇迟迟不肯立太子而引起的三皇子谋乱,为了避免这样的事再次发生在宫里,所以在大皇子六岁生辰那天,皇上忽然宣布要立大皇子为太子。
“那就命几个人在这几天多教他几遍,诶?对啊!竟然封了太子,那就少了个太傅啊,就让尚辰那小子当太子的老师,封做太傅吧!”皇上拍手道。
太傅是辅佐太子的老师,只是个虚衔,也无需上朝。况且太子现在也无法出宫另立门府,让林尚辰进宫辅佐,也算是在他们的眼皮子之下,日后的事情那就日后再说吧。
……
没过两天圣旨就到了步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鸿吉将军步允之妹步筝,值碧玉年华,品貌端庄,秀外慧中。今有新科状元兼太傅林尚辰,行孝有嘉,文彩斐然,今已至弱冠,故朕下旨钦定二人婚约,于今年的五月初三完婚,钦此。”
“谢主隆恩。”众人跪拜行礼。
“有劳黄公公了。”说完,步允便塞了锭金元宝给宣旨太监。来步府宣旨的正是皇上的贴身太监黄全盛, 都是熟人,黄全盛也不矫情,就便收下了。
“皇上还说了,念在步家几代来劳苦功高,为这大梁天下鞠躬精粹,特例让步筝姑娘以公主之礼出嫁,赐凤冠霞帔,十里红妆,这就相当于皇上嫁妹,无上荣光啊!”黄全盛激动道。
“那就再次有劳黄公公替小筝谢谢皇上了。”
黄公公走后…
“哥,我还是害怕林…”
“现在圣旨也已经下来了,不管他答不答应他都得答应,并且有皇上撑腰,没人敢欺负你的,放心吧”步允安慰道。
“哦。”步筝虽然担忧,但也木已成舟,只能委屈林状元了。
—— 引自章节: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