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关中闲汉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2-05 06:27:59
状态: 连载
字数: 6.84万字
阅读人数: 2.65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简介:一场惨烈的车祸,三个家庭、四个女人,说不清的生活波澜。一段家族秘史,两首古曲,两种纠葛,道不尽的秦筝余绪。还有那条被时光定格的老街道,在拆与不拆之间,满是人间烟火,世道人心……生活不复杂,不认怂就好。
【目录】
第1章 谁是何小平
第2章 最大的嫌疑人
第3章 豌豆,这娃命苦啊
第4章 明码标价
第5章 你俩不是两口子
第6章 短头发
第7章 二婚
第8章 秦巴雾毫
第9章 吴叔
第10章 桐华
第11章 你爸字写的好
第12章 要拆迁了
第13章 一条路两样风光
第14章 外来户陈有光
第15章 白光难
第16章 悄声些
第17章 喝水
第18章 钟楼小奶糕
...
第19章 野鱼2025-02-05 06:27:59
【原文摘录】
整整晴了两个礼拜,日头根本不敢抬头看,光听听家属院红砖围墙里面老杨树上的知了叫,就够受的了。
路面上白茫茫一片,该出的汗早成了短袖上的盐渍。
热,干热干热的。有时候想想鞋确实是个伟大的发明,要不然在这路上走一圈下来,脚该熟透了。
不过,夏天也有夏天的好处。凉皮生意红火不说,啤酒和冰峰(注:冰峰是西安当地有年头,且热销的一款汽水,就像京城的北冰洋一样)都走的很快。米遥就爱夏天,因为她是老米家凉皮店未来的继承人。
“师傅里边坐,咱有空调!”
只要有人影出现在店面前,米遥就是这么一句。
在这样的天气里,空调两个字诱惑力巨大。有时候连米遥自己也有些怀疑,这些来店里吃饭的人到底是因为她家是城南出了名的“苍蝇馆子”,还是仅仅为了在大热天自救似的吹吹空调,回回神。
“叫叔!”来吃饭的人翻个白眼,自己找个空位置坐了下来。
这时候老米肯定会瞪米遥一眼,自己跑过去招呼老主顾了。
天底下选择小饭馆的标准都一样,那就是食客的多少。
有的店面收拾的干干净净,老板和伙计看起来也都是精干人,可是经过店门前的时候,大略扫上一眼,店里连半个人都没有,你肯定就不往里面走了。有的店桌子一摸一把油,筷子旧,碗也不见得是没有豁口的,老板、伙计除了问一句“吃啥”再不可能和你说第二句了,但是吃饭的人多,多的去了不一定马上有地方坐。这种店你肯定会觉得好,就是顶着大太阳排队,你也愿意。
老米家凉皮店就是后面这一种。每到饭点就跟打仗一样,店里面的人忙的团团转,食客们更是争着抢着往店里涌。
“白,全西安再也挑不出这么白的女人了!”
忽然间听到这么一句话,全店人的耳朵同时竖了起来。
原先乱嚷嚷的苍蝇一样的嗡嗡声好像被什么人一巴掌拍干净了。
“个子也高,哎,没有个一米八,也在一米七六以上了……”那个声音继续说。
好在苍蝇馆的面积都不大,人们很快看清了自顾自说着话的人。是个男的,人不算太黑,脸瘦,头发乱蓬蓬的,面前的凉皮还没吃几口,又剥起了蒜。
“吃凉皮的,吃的什么蒜?!”有人心中暗想,单从饮食习惯上就觉得这是个怪人。其实哪有凉皮里不放蒜的。
“不像别的女人,从来就没穿过高跟鞋,后来我想明白了,她知道我个子低,怕把我显出来了。”
“好女人啊。”不知道是谁接了一句。
—— 引自章节:第1章 谁是何小平
一路上两个警察一言不发,也没有用黑洞洞的枪口顶着他的腰眼。再看看自己手上连个“银镯子”都没有,何小平又是一阵莫名的失望。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猛然间摊上事情了,脑袋往往是懵的,等到确定事情逃无可逃、躲无可躲,心里那道坎也就过去了。剩下的那些按部就班,照规矩来,反而成了寻求刺激的过程。
何小平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思,对这次派出所之行既充满了困惑,又说不清道不明的有几分期待。
“姓名?”问他话的是来时负责开车的年轻警察。
“何小平。”何小平随口应了一句,眼睛滴溜溜的转,已经把稍显局促的派出所办公室看了好几遍了。“你们办公条件有些艰苦哈。”何小平弯曲的腰杆不自觉的又向前弓了弓。
“职业?”警察看了他一眼,继续例行公事。
“卖布的,在文艺路布匹市场跟人家合伙卖布的,苦活,挣些辛苦钱。”何小平笑笑,身子向前又凑了凑,压低声音问:“你们就没有审讯室吗,我看电视上都有。”
“怎么了,想给你换个地方?”警察把手里的笔,往本子上一放,眼珠子一动不动的看着他。
“不换,不换!”何小平连连摆手,他的身子猛然向后一靠,恨不得在自己脸上抽一巴掌。“第一回来,没见识,你别笑话啊。”何小平挠挠头,跟着又解释了一句。
“你经常在文艺路初中附近活动?”警察眼中光芒内敛,重新拿起了笔,不过他依旧盯着何小平的眼睛。
“活动,你说的活动是啥意思?”何小平被他看的心里发毛。
警察停下笔,叹息了一声。“马明勋认识不?”警察问。
“马明勋!”何小平腾的站了起来。
“认识?”警察抬起左手向下压了压,示意他坐下说话。
“他不是死了吗?”何小平身子发软,坐回了椅子里。
“323重大交通事故。”警察说。
“是啊,他跟雯雯一起没的。”何小平仿佛霜打的茄子,没了半点精神。
“你对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有异义吗?”
“没有。”
“那你恨马明勋?”
“不恨。”
“那你把马悠悠藏在了哪里?”
“什么?!”何小平瞪大了眼睛。
“别激动,回答我的问题。”
“我不知道,我没藏她。”马悠悠是马明勋的女儿,这个小姑娘脑子聪明,长的白净,说话办事更是干脆利索,何小平对她印象很深。
“你没藏她,那你告诉我,马悠悠是怎么丢的?!”
警察的脸阴沉了下来,一对单眼皮,细长的眼睛里精光四射,何小平根本不敢和他对视。
—— 引自章节:第2章 最大的嫌疑人
“谢谢。”闫静云的声音很轻,眼泪暂时止住了,却没碰抽纸。
“我找马悠悠是求她帮忙去了。”过了半天,何小平嘴里冒出一句话。“她是豌豆最好的朋友,豌豆出了事,我能不找她帮忙吗?”
“豌豆……”闫静云幽幽的重复,似乎对这个名字有些印象。
“豌豆是谁,说清楚点。”警察在一旁说。
他站起身,取来放在办公桌上的笔记本,在膝盖上摊开,又从口袋里摸出一支圆珠笔,用牙咬住笔帽,拔出笔,打算做记录了。
看到警察如此架势,何小平咳嗽了一声,把腰杆挺了挺。“她是我们一个院子的,也在文艺路初中上学,还和她家的马悠悠是同班同学,两个娃关系非常好,这事我心里跟明镜一样。”
“豌豆就叫个豌豆吗?”警察皱了皱眉。他对这个回答十分不满意,本打算再给何小平施加些压力,转念一想,放弃了,于是就刚才问过的问题不情不愿的换了一种问法。
“咋可能呢,豌豆是小名。”何小平眼里掠过一丝不屑,清了清嗓子说:“他爸姓王,王诚,她也跟着姓王,叫个王曼文还是啥,记不清了,我估计除了学校的老师,再也没人叫她大名了。”
“你跟王曼文是一个院子的?”警察记录完,又发问了。
“我刚才说过了,就是一个院子的。”
说完这句,何小平笑了笑,表情有些尴尬:“警察同志,你就叫她豌豆吧,王曼文听着别扭的不行。”
听到这个请求,警察看了他一眼,继续问:“王曼文到底出了什么事,她的父亲王诚为什么不管她?”
“王诚不知道,他走了。”何小平挠挠头,有些感慨的说:“要不是王诚走了,豌豆也不至于……”
“不要绕来绕去,直接说重点!”警察打断了他。
“王诚一句话也没留,自己去了南方,娃承受不了打击,还以为她爸不要她了。”何小平看了看不知道在想什么的闫静云,继续说:“那个洋词儿叫啥来着,对,抑郁,娃抑郁了,吃不进去饭,睡不着觉,天天把自己关在房子里……”
“你想干啥?!”
看到闫静云猛然站了起来,何小平的身子本能的向后一仰。
“林警官,找孩子要紧,我们不能在这里浪费时间了。”闫静云看都不看何小平,恳求的目光落在了正在做记录的警察脸上。
“磨刀不误砍柴工,再说了,小赵已经把寻人的消息撒出去了,只要有人看到马悠悠,一定会提供线索的。”
林警官有意无意瞟了瞟何小平,话里有话的说:“纸包不住火,只要娃还在西安,咱就能找到!”
—— 引自章节:第3章 豌豆,这娃命苦啊
“我也是没招了,叫了好几回门叫不开,心里就发毛了,再加上学校的老师说她三天都没去上学,我索性把心一横,硬把门叫开了,屋里那个乱,哎……”一想起当时在豌豆家里看到的景象,何小平直摇头。简直就是做噩梦也梦不到。
“实话说话,我劝过她,还花大工夫守过她,都不行,娃就跟着了魔一样,不吃不喝不睡,更不愿意出门,我想着把她拉到大医院叫人家看看,她死活不愿意,一个劲的哭,哎,把我个男人家的眼泪都哭下来了,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了,我才听人的劝去找马悠悠……”
“悠悠不知道她同学的情况吗?”闫静云忍不住问。听何小平说了这么一通后,她的心早就软了。可怜天下父母心,何小平虽然不是豌豆的父母,但是他的这份揪心和怜惜,闫静云还是能感同身受的。
“咋能知道呢,豌豆家的门是锁着的,娃又不去上学,谁能知道屋里发生了什么,哎,王诚这个狗日的!”一想起豌豆遭罪的原因是她亲爹王诚的不辞而别,何小平立刻就是一肚子气。
“这么说你找马悠悠就是为了豌豆?”林警官似乎终于相信了这个说法。与此同时,他也终于在何小平的感染下,放弃了别扭的“王曼文”,把豌豆叫做“豌豆”了。
“都说了多少遍了,你就是不信。”何小平嘀咕。
“你说你和马悠悠之间还有别的事,到底是啥事?”林警官果然专业,无论何小平怎么样东拉西扯,总能让谈话回归正题。
“她问我要钱。”何小平看了看闫静云,把实话说了出来。
“要钱……”闫静云那双明亮的大眼睛瞬间瞪到最大,片刻后,一点点的暗淡了下来,紧跟着,她白皙的耳根泛起淡淡的红晕。
女儿马悠悠在学校门门功课都名列前茅,在邻居同事眼里也是出了名的乖乖女,可闫静云却清楚的知道,她有许多坏毛病,并不像外人看起来那么完美无瑕。不过她并不是那种“小财迷”,自己也没短过她的零花钱,要说她伸手向陌生人要钱,闫静云还是不太相信。
“具体说说。”林警官瞟了何小平一眼,目光又落在了本子上。
“其实事情也没多复杂,我要他帮忙去劝劝豌豆,她提了个条件。”何小平总觉得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别家小孩子的坏毛病,就跟背着人打小报告一样,不是一个男人该干的,于是话到嘴边,又有些犹豫了。
“没关系,你放心说,我的孩子我知道。”闫静云大概察觉到了他的顾虑,主动卸去了何小平的思想包袱。
—— 引自章节:第4章 明码标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