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桑间濮上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4-10-07 10:17:11
状态: 连载
字数: 10.77万字
阅读人数: 2.02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凡人流–无女主–无金手指】【炼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炼丹–炼器–御兽–傀儡–符箓–阵法】一个渔村少年,机缘巧合之下拜入了修仙大派青阳宗,本是温良敦厚之人,却又在一次次尔虞我诈中逐渐成了有“老邪”之名的修仙大枭。核心功法:《神火升仙功》,六丁神火、九昧真火、幻世妖火、南明离火、都天灵火……《
【目录】
第1章 渔村少年
第2章 银发少女和狸猫
第3章 东林生药铺
第4章 老道收徒
第5章 六丁观和神秘口诀
第6章 内院弟子
第7章 黑夜埋尸
第8章 师兄唐轩
第9章 观中立威
...
第10章 黄色异火2024-10-07 10:17:11
【原文摘录】
在田头稍休息了会,少年裹上了满是补丁的外衣,沿着崎岖山路,走向了山脚下的村子。
村子名为老渔台,是一个靠海的渔村,少年也正是这里的渔民,名叫阿大,今年刚十二岁,世代靠打鱼和耕作这点薄田为生。
阿大家里有四口人,除他之外,还有母亲、二弟和三妹。
阿大的父亲,两年前跟着船老大出海时,被金须鱼咬成了重伤,不久便撒手人寰了。
父亲走后,阿大帮着母亲,扛起了家里的大梁。
阿大这个名字,是少年的小名,和狗蛋、二黑这类名字是一样的,他这个还算是比较好听的。
阿大的大名也颇为文雅,姓庄名玉,大名庄玉。这个名字,还是阿大的父亲用了一条大鱼干,请村里的私塾张老先生给起得。
庄玉得到这个名之后,二弟也就跟着叫了庄二玉,小妹也就叫了庄三玉。
不过自己这名字,庄玉压根也不会写,只能勉强认出来。
进了村子后,经过七拐八绕的土路,庄玉走进了自己的小院。
小院不大,被母亲李氏收拾得极为干净。
一边将镐头放下,庄玉一边冲着堂屋喊道:
“娘,俺回来了。”
不待听到母亲的回应,屋里便传出了欢快的声音,二弟和三妹扑了出来。
二弟刚满十岁,三妹刚满八岁,和庄玉比起来,两人脸上更显有些肉色。
三人打闹间,母亲也从堂屋出来了,年纪不过三十出头,头上却已有了明显的银色。
“娘,两亩地翻完了,等明年开春下场好雨,种子就能下地了。” 庄玉对母亲道。
母亲连连点头,招呼二弟、小妹进屋,把半陶盆热水给庄玉放在了井水台上。
掺进一些凉水,庄玉舒服地洗了一遍。
进了堂屋后,东北角的灶台上,弟妹早已围上去了,一盏昏暗的鱼油灯也已经点上。
母亲一掀锅盖,一股热气白雾冲上了梁头。
唏嘘着手,母亲快速从锅里端出几个窝头,弟妹两人都去抢那最白的窝头,而庄玉直接拿起了最黑最硬的一个。
狼吞虎咽地吃下那窝头,又喝下一碗热菜汤,庄玉便起身道:
“娘,俺吃饱了,去西头二叔那里。”
母亲也紧跟着起身,眼中已满是心疼的泪花。
到了门口,母亲从墙上摘下了一条大鱼干,递给庄玉嘱咐道:
“到了你二叔那里,多听着些,能不能成不打紧,咱们只当是谢谢你二叔的好意。”
庄玉接过鱼干,点了点头,走进了正在降下来的夜幕中。
他要去见的这位二叔,是一位族叔,在老渔台村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二叔之前说要帮他谋个好营生,说今晚让去找他,庄玉心中有些兴奋,也有些期待。
—— 引自章节:第1章 渔村少年
当天晚上,整整一夜,那盏鱼油灯也没有熄灭,母亲给庄玉缝补了一夜的新衣服。不到三更天,又开始给庄玉作早饭。
早饭做好时,天色还很黑,鸡鸣声刚刚响起。庄玉穿上了母亲刚给做好的新衣服,并在母亲的注视下,吃完了两年来最好的一顿早饭。
吃完后庄玉便准备出发,母亲要出门送一送他,但被他安抚在了家中。
时间已经到了深秋,外面已经有寒气了,而母亲的身体不好,容易受寒。
临出门前,庄玉打开了两包果子,分别从里面取出了两块留给了弟妹。
一身陋衣,一顶斗笠,一个斜挎的黑布包袱,还有一把生锈的半截柴刀,庄玉出了自家的小院。
凌晨的渔村中,只有庄玉瘦弱的身影在行走,不时传来警觉的狗叫声。
出了村子,直接向北走,翻过那个小山包之后,便是一大片丘陵山林。
在丘陵林间穿行,庄玉拿着那半截柴刀,不时地左右挥舞几下,以驱开可能划破自己新衣服的杂枝乱叶。
从老渔台到虎林镇,有近一百五十里的路,三年前庄玉曾跟着父亲去过。以他现在的脚力,一天时间是很难走到的。母亲还特地给了他两文钱,让他晚上找一户人家借宿,买些好的吃食。
等天色亮起时,庄玉也走上了大道,路上也开始有三三两两的行人了。
庄玉本来就瘦弱,此时头上顶着一个大斗笠,更加显得瘦弱,不时有人会看他几眼。庄玉也只得靠着路边,低头快行。
到了晌午时分,在一条泉水旁,就着泉水,庄玉吃了两个窝头,休息了约有半个时辰。
下午继续赶路,等天色慢慢变暗,路上的行人又逐渐变少了起来。庄玉也开始考虑,要不要找一户农家借宿了。
但他很舍不得母亲给的那两文钱,就在来回的纠结过程中,庄玉一连错过了三个村子。
随着夜幕完全黑下来,庄玉似乎走到了一片荒地,周边再也看不到灯火了。
远处不时传来的野猫、夜枭叫声,让庄玉不禁加快了脚步,半截柴刀也早已握紧在了手中。
但所幸头顶上还有月光,能看清前后的路。
一阵一阵的小跑,让庄玉的眉头出了一层又一层的汗。
最终在午夜时分,庄玉在一个拐弯处,看到了一个低矮模糊的房子。
那房子在路北侧的一个小坡上,看起来非常孤零零地,像是一座庙。
尽管庄玉也曾听说过,出门在外,宁住荒坟,不宿古庙。但此时已经到了午夜,远处隐隐传来了狼嚎声,庄玉下意识地朝那房子跑了过去。
—— 引自章节:第2章 银发少女和狸猫
一走进那热闹的河南长街,一个挨一个的商铺门匾上五花八门的字,更是让庄玉记不清,东林生药铺这几个字是什么模样了。
走马观花一般地看着,庄玉走上了镇子中唯一的一座石桥,那桥横跨在小河上,连接着镇子南北两个部分。
在桥中间,看到有一位正在摆摊写字的老先生,庄玉便准备上前问一问路。
但刚迈出脚,就被人从后面拉了一把。
庄玉转头,看到是三个痞里痞气的少年,都是十三四岁的年纪,一个光头、一个斜眼、一个歪嘴。
“老弟哪儿来的啊,吃了吗,没吃到我家吃一口。”光头少年笑道,那笑让庄玉觉得很不自在。
但想到自己刚到虎林镇,人生地不熟,庄玉便客气道:
“我是从南边过来的,烦劳几位大哥,东林生药铺怎么走?”
三个小痞都咧嘴一笑,那斜眼往庄玉身后一指道:
“不远,就在那边。”
庄玉转头向后看去,但视线尚未稳定下来,背后便遭到了大力拉扯。
庄玉直接被拉倒在了地上,紧接着,身上的包袱就被拽走了。
等庄玉从地上起身,就见那三个地痞,已经欢号着拿着自己的包袱,从南边窜下了石桥。
脑子瞬间充血,眼睛一红,庄玉大喊了一声,提起柴刀就追了上去。
三人在前,一人在后,在河南长街的人流中追逐了起来。
但很明显的是,前面的三个地痞更熟悉虎林镇的街道,像泥鳅一般左窜右跳,还不时地回头对庄玉满嘴污秽。
小土鳖,快追你大爷啊...
等大爷吃完果子,赏你十个大耳瓜子,哈哈...
而后面的庄玉,追了不到百步,就已经撞到了六七个人。
最终,在追进一个小巷后,转过一个巷角,庄玉丢失了那三个地痞的目标。
站在原地,拿着柴刀,身体发抖,心中懊悔极了。
好一会的时间,庄玉的身体才动了动,拍了拍自己衣服上的泥土。心中对这虎林镇的好感,已经全然不在了。
离开那条巷子,在几次问路之后,庄玉找到了位于河北面长街最东头的东林生药铺。
那药铺坐北朝南,有三大间门面,中间门头的上面,挂着一个硕大的牌匾,上面有五个斗大的鎏金大字。
庄玉再次整了整自己的衣服,走向了中间的门头。
尚未走到门口,里面快步走出了一个青衫伙计,冲庄玉道:
“小子,离门口远点,善堂向西走,门口有三张大锅的地方便是。”
很明显,这青衫伙计把庄玉当成来要饭的叫花子了。
庄玉也没有回顶,不卑不亢地回道:
“我来找吴掌柜。”
一听庄玉说找吴掌柜,那伙计马上从头到脚打量了庄玉一番,随后有点轻蔑地笑道:
“你也是我们掌柜的亲戚?”
—— 引自章节:第3章 东林生药铺
并且在那队伍中排队的,基本上都是年龄在十岁左右的童男童女、少男少女,有不少身边还都站着父母。
不时有人踮起脚尖向前看,一副生怕好事轮不上自己的样子。
好奇之下,庄玉贴着那队伍的边,快步走了过去。
从旁边经过时,连连听到有人在说老神仙、收徒弟、十文钱、二两银子之类的话。
还听到有人说:
“唉吆,神啦,就那皮匠铺的三瘸子,老神仙就拍了拍他的腿,他就直接跳起来啦,一口气飙了三百大步。”
“是啊,还有北街李婶家那小子,五岁还不会说话,让老神仙给看了看,直接开口喊娘啦。”
听着这样的极度溢美崇拜之言,庄玉走到了那那石桥上,本想看看热闹再去药铺吃晚饭,但无奈围着的人群太厚,根本看不到那老神仙长什么样。
正想从边上挤过去时,又听到旁边有人问道:
“亮二哥,怎么这么多人?什么热闹?”
“哎呀,贤弟快把你家闺女叫来,咱们虎林镇来了位老道长,正这桥上收徒,只要让老道长给把下脉象,就给十文钱,如果有缘被老道长收为了弟子,一个月二两银子!”一个中年声音回道。
“啊?还有这样的好事,我那闺女跟着她娘去外婆家了,这可如何是好?”那人急切道。
而听到这个,庄玉立马不往前挤了,也不觉得饿了。二两银子可是两千文钱,撒丫子就又下了桥,直接跑向那队伍后面。
在后面排好队后,队伍慢慢地向前走,但每走过一个,石桥上就会传来一阵骚动和叹气,想来是都和那老道长没有缘分。
约有半个多时辰,庄玉终于到了石桥根下。
眼瞅着就要上桥,忽然又被人拉了一把,一回头,正看到当初抢了自己包袱的三个小地痞,那光头、斜眼和歪嘴。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小土鳖,后面去,别耽误大爷的好事。”那光头地痞说着,便往庄玉身前加塞,斜眼和歪嘴也挤了上来。
考虑到柴刀没有带在身上,以一敌三可能要吃亏,庄玉还是忍住了,往后退了几步,后面的几人也都跟着往后退。
等庄玉上了桥,进了人群的包围圈,终于看清了里面的场景。
只见,人群的正中,有一个穿着黄色道袍,须发皆白的枯瘦老道,正坐在一张太师椅上给队列中的少男少女们把脉。
那老道眼睛也不睁开,不时地捋着胡子摇头。
旁边还站着一位黄衣青年,年龄在十七八岁左右,长得极为英俊。
每当有一个孩子从老道身前离开,那黄衣青年便会从身上挂包中取出十文钱,交到其手中。
—— 引自章节:第4章 老道收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