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一抹残阳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4-10-22 09:11:25
状态: 连载
字数: 11.04万字
阅读人数: 16.59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嘉靖三十年,林彧穿越来到了大明,成了一名落榜童生,考功名,斗贪官,驱鞑靼,办商行,平倭寇,开航海,走贸易,终登高堂,权倾天下。
【目录】
第1章 林彧
第2章 困境
第3章 姐姐
第4章 挣钱难
第5章 铁柱
第6章 我叫对穿肠
第7章 义塾
第8章 五经
第9章 主腰
第10章 入股
第11章 截留
第12章 大买卖
第13章 宋小姐
第14章 入狱
第15章 莫欺少年穷
第16章 借势
第17章 入局
第18章 破局
第19章 报应
...
第20章 何为官2024-10-22 09:11:25
【原文摘录】
木桌旁,一个身材佝偻,穿着粗布长衫,估摸快五十的中年男人见状,起身关上了,那破损的木窗,这才转身用手中的小木棍挑了挑灯芯。然后拿起桌面的竹扇,走到墙角处蹲着身,扇起面前那‘小土炉’下的柴火,他一边扇着一边扭头对着身后木榻之上的少年说话。
他有些疲惫地说道‘福娃’,“你在忍忍,这药煎熬好了,爹就给你端过来。明儿,爹就去张屠夫那买上半斤肉炖了给你补补身子”。
木塌上的少年闻言,只是浅浅地‘嗯’了一声,算是回应了,少年缓缓侧头看着那一边擦汗一边扇呼着‘柴火’的男人背影,他不由感到一丝温暖。随即他扭过头来,正视着那昏暗的屋顶,回忆起这三日来发生的光怪陆离。
他本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亦或者说他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他原本是一名正科,每天过着同样的生活,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他回到了五百年前,并且灵魂好巧不巧地附着在了,这具身体薄弱且命悬一线的少年身上。
是那个时代结了因,在这个时代开了果,是原本的我,还是融合了灵魂与记忆的林彧?他已经分不清了,或许是,或许不是,似乎如同两条流淌的河流,在这三天的时间洪流中悄然汇合。已然变成了一个新的林彧。
虽然事情就是这样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如此,让得林彧刚开始无法面对,经过一番心理上的斗争后,他想到反正在那个时代无父无母,孤身一人,用三十多岁的年龄换到一个十几岁少年身体,说实话也不亏,慢慢地他也就接受了这种异样的现实。
这三日来,他也是全部融合了原本少年的记忆,他名叫林彧,小名福娃,十四岁,是这大明朝平阳府永和县人氏,家中除了那扇呼着土炉的‘老爹’陈伟外,就只剩一个出嫁的姐姐了。
要说这林家,祖上也出过能人才俊,还算是富裕,但至‘成化’年间后‘鞑子’时常入侵,家道也就逐渐败落了下来,也再无后起之秀,而时至今日的嘉靖朝更甚,祖上基业就只剩下这一砖半瓦的栖息之所了。这林老爹也只能落魄到以打长工来讨生活。
—— 引自章节:第1章 林彧
随即他活动了一下手臂,感觉比前几日要上一些,感受着身体的好转,林彧想着尝试下榻走走,随即他双手抓住木榻边缘,缓缓挪动着身体,过了好一会,他坐了起来,虽然还有些头晕目眩,气喘吁吁,但比之昨日确实要好上许多。
林彧深呼吸了几口气,休息了片刻,这才慢慢地将双脚挪放在脚踏之上,他双手紧紧撑住床沿,尝试着站起身来,但随着身体直立,双腿不断地打颤,让得他差点摔倒在地。
林彧见状无奈地摇了摇头,他自言自语道,“好在能坐起来也算不错了,想来再过一两日应该就可以下床了吧!”,说罢便打量起这昏暗狭窄的屋子来。
只见房间中他睡的木榻床跟‘老爹的吊板床’占了一半空间,中间处摆放着一张有些破旧的桌子与四个小竹凳,墙角处堆放着一些干柴,边上放着几个小土罐,围灶旁的木柜半开半合,漏出几个有些缺了一角的土碗来,而窗户位置一张小木桌上,几张粗纸散落着,一只毛笔则摆放在缺了一角的砚台上。
看着这一切,林彧心中泛起莫名的苦涩,不由苦笑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好在有这么一个安身之所,不然……”
正想着,“嘎吱”一声只见屋门被推开,林彧闻声抬头看去,只见‘老爹’提着一块猪肉正走了进来。
看着坐立在木榻上有些发呆的林彧,林老爹先是愣了愣,这才把猪肉挂在了一旁的木板上,他带着几分怒气道“福娃,你怎么起来了,爹不是让你好好休息吗?真是胡闹”。
林彧本想开口解释,但此刻喉咙发痒,话还没说出来,倒是咳嗽了起来,咳!咳……
你看你,哎!你等着啊!爹这就去请‘赵郎中’来给你在看看。他说着也不等林彧说什么,转身就出了屋门。
唉…不…咳!咳,林彧想说其实不用在去请‘赵郎中’,自己多休息几日就好了,可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就只剩老爹那急匆匆的背影了。
“嘿!还真是个急性子”,林彧撇嘴道,咳!咳…,感觉胸口还是有些发闷,便又躺下了。
大概过了两个时辰,林彧听见屋外传来脚步声,随即木门又是‘嘎吱’一声,林彧扭头看去,只见“老爹”带着一个身着青色长褂,留着‘山羊胡须’斜挎着一个木质小药箱的中年人跟着走了进来,想来这就是老爹口中的‘赵郎中’了。
只见这‘赵郎中’看着这昏暗的屋子,皱了皱眉,促足了片刻,这才缓缓走到木榻边,放下药箱,随手拿起一旁的竹凳坐了下来。
—— 引自章节:第2章 困境
林彧端起那尚有余温的小碗,他也不怕苦,大口大口地喝了下去,“啧啧”了两声,这才抬手擦了擦嘴角的药汁,随即他缓缓来到书桌前,打开木窗,用小棍撑住窗户边缘,大口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这才坐在了桌旁的竹凳上。
看着书桌粗纸上那一排排字迹,林彧心中一阵感慨,这字迹虽有些东倒西歪,却透露着“那少年”一股坚定与执着,他抬手轻抚纸面,嘴角微微一笑,沉声道,“你的勤奋,以后定当世人皆知”。
说罢林彧抬手研墨,片刻过后,他拿起笔,在砚台中蘸了蘸,然后开始在纸上挥毫泼墨,写了起来。
不一会,林彧看着粗纸上潇潇洒洒十几个小楷字,他放下笔,吹了吹上面的墨迹,这才拿起。
看着这小楷字体,林彧微微皱了皱眉,自己的字迹,虽说笔锋铿锵有力,但还不够圆润,而且稍欠工整。
要说在前世,自己的书法虽比不上那些书法大家,但也是小有成就,可林彧知道这还不够,这字体顶多算是中等偏上的水平,尤其是这大明朝科举考试所写乃小楷“台阁体”,所谓‘台阁体’就是书写之人要力求端正拘恭,横平竖直,整整齐齐,写得要像木版印刷体一样,如果字迹欠佳,哪怕你满腹经纶,也可能名落孙山。
“看来还得炼啊”!林彧自顾自地说着,随即他拿起笔,继续在纸上写了起来。
此刻,东街刘宅大院内。
“李管家,你看能不能跟账房说说,结算点工钱给我”,林老爹搓着手,躬着身低声道。
“这段时间租的钱还没收上来,过段时间再说吧”,李管家不以为然地说道。
“李管家,你就行行好,要不是我娃子遭了病,实在没办法了,我也不会……”
“嘿!我说老林头,你是耳朵聋了还是听不懂人话?你娃子遭了病关我屁事,要不是看你平时老实肯干,早就辞了你,而且你前几日旷的工我还没跟你算账”,李管家满脸不愉道。
这,这……。
斜眼瞧了瞧一旁躬身站立的老林头,李管家撇嘴道,“到时日了账房自会发放,你去把马喂养好了后,就去河道弯子那把那两块地犁了”。
“哎,李管家,我这就去弄,工钱的事你多操点心”,说罢,林老爹便向着马圈处走去。
“嗯,去吧”,看着老林头离去的背影,李管家撇嘴冷笑道,哼!还想要工钱,累死你才好,有也不给。
房屋内。
—— 引自章节:第3章 姐姐
林彧走在东城区主街上,耳边充斥着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只见沿街两旁店铺林立,店家们或吆喝或微笑地招呼客人,只见一家包子摊前,热气蒸腾,香气四溢,几个妇女正排队等候着,不远处,那表演杂耍的中年汉子正卖力地表演着。而远处天桥上,几个孩童手持粗陋的风车,相互奔跑嬉戏,而那天桥下一个身穿长褂的说书先生,手持快板,一起一伏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什么,引得围观之人捧腹大笑。
看着各自为了生活而努力的人,林彧感叹道,“纵使生活轻薄于我,我依然热爱于它”。说罢他把背着的木板跟竹凳的肩绳紧了紧,提着竹篮中的笔墨纸砚,这才继续在人群中穿梭向着那县衙方向行去。
为了还上赵郎中那五钱银子的诊费跟药钱,林彧昨日想到了这个办法,那就是代写书信。
这大明朝要想请人代写,一般平民百姓,只有去当地县衙请那典礼文书代写,当然要交纳不菲的笔墨费,虽然也有不少读书人会写,但由于社会风气,也没有哪个读书人会放下身段,在这大街上代写文书,那岂不失了读书人的风骨。
林彧昨日也是思考再三,他也不是没想过,万一以后自己中了试,被人拿出来说他在大街上代写书信,肯定会有失偏颇,丢了风骨。可他一想到,我他妈的都快吃不上饭了,还在乎这个,去他大爷的风骨,先撑过眼前再说。
不一会,林彧来到了县府衙门外,看了看空无一人的府衙门口,他嘀咕道“还是当官好啊”,随即打量了周遭一圈,这才径直走到了衙门外不远处的告示栏旁。
林彧放下肩上木板竹凳以及竹篮中的笔墨纸砚,又跑去找了两块略微方正的石头,把其中一块木板搭在上面,形成一个简陋的木桌,随后又把另一块写着‘代写书信’的木板摆放在告示栏前,他这才坐在了竹凳上研磨,等待着。
不一会,那些过往行人,瞧见那平时空无一物的告示栏旁,竟然多出了一个摊位,都不由得顿了顿脚,有的人指指点点林彧那专注研墨的模样,有的则窃窃私语,议论着这个少年要干嘛。
林彧坐在竹凳上,感受着过往行人的目光,他露出一丝微笑,专注地研着墨。
不多时,林彧看见一个穿着粗布棕色长褂的老人家走了过来,他打量了一会木牌上的字迹,又指了指不远处的人说道。“小哥,听他们说,你这里可以代写书信,是真的吗”?
林彧闻言站起身来,他热情地回答道,“是的,老伯,我这里可以代写书信,请问老伯你贵姓是要代写吗”?
—— 引自章节:第4章 挣钱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