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小结
这篇小说章节描绘了叶昭昭与沈临洲之间的情感纠葛。故事通过叶昭昭的视角展现了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叶昭昭对沈临洲的感情已经变得陌生,而沈临洲虽然表现出关心与呵护,但他的言行却让叶昭昭感到更加疏离。尤其是在看到正妻与外室的冲突时,叶昭昭意识到在这个社会背景下,男人的三心二意被视为理所当然,而女人的忠诚却被忽视甚至责怪。这段情节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地位的不公平对待。
剧情解析
故事讲述了叶昭昭与沈临洲在一次庙会中的经历。叶昭昭在逛庙会的过程中,通过鲛人的传说表达了自己对感情的期望与担忧。然而,在目睹正妻与外室的冲突后,她意识到在这个社会背景下,男人的三心二意被视为理所当然,而女人的忠诚却受到责怪。最终,叶昭昭在河灯上写下“愿叶昭昭和沈临洲,此次一别,永不相见”,表达了她对这段关系的彻底放弃。
精彩节选
不知过了多久, 沈临洲 先避开了视线。
他眉头蹙起,紧抓着她的手臂:““昭昭,你到底怎么了?””
他眼底的担忧不似假的。
可 叶昭昭 看着他,心里却只升起一股陌生。
她推开他,勉强扯了抹笑:“可能是最近太累了,我真的忘了。”
沈临洲叹了一声,而后将她搂得更紧。
“无妨,旧的没了,日后我再送你新的,我们可以再制造新的回忆。”
叶昭昭沉默着,没有多作声。
他们之间不会再有以后了……
这日过后,或许是心有歉意,沈临洲每日都提前回府,陪在她身旁,生怕她再做出些什么事来。
叶昭昭劝了他一两次没劝动后,也就随他去了。
这日是拜月节。
沈临洲带着叶昭昭去逛庙会,想让她高兴些。
对此,叶昭昭倒是没有拒绝,这也是她最后一次在京城逛庙会,等日后回南疆就见不到这等场面了。
路过一处糖人摊前,叶昭昭要了一个鲛人状的糖人。
这糖人捏得栩栩如生,极为曼妙。
叶昭昭盯着看了许久,忽地笑道:“沈临洲,你听说过关于鲛人的传闻吗?”
传说中,南海鲛人为爱上岸后,甘愿自割鱼尾化作人。
可若得不到所爱之人的真心,就会消失在海里。
叶昭昭说:“其实我也同这鲛人一样,你若负了我,我就会永远消失。”
听见这话,沈临洲神色一怔,却是无奈叹道:“你又在胡言乱语。”
叶昭昭只是笑笑,不再多说。
两人往姻缘桥的方向走去,准备放河灯。
谁料走了两步,却见前方传来一阵吵闹声。
原来是男人带着怀了身孕的外室出来,被正妻撞了正着,正抓着男子大闹了一场。
周围看热闹的人窃窃私语——
“这世间哪个男人不是三妻四妾,何必闹得如此难堪?”
“听说这男人跟她十年无所出,十年了,还不让纳妾,男人腻了也正常。”
……
分明是男子养外室在先,可似乎在这大邺朝,人人都觉得是正妻的错。
叶昭昭一时恍然。
十年男人会腻,可为什么女人却不会腻?
不过都是男人为了自己三心二意寻的托词罢了。
不等她回神,耳边已传来了沈临洲的声音:““这正妻实在不知轻重。””
叶昭昭愣了一愣,望向身旁的男人:“为何?”
沈临洲不假思索回:“纵然那男子养外室负她在先,可那外室肚里还有子嗣,怎能这样动手?实在糊涂。”
一瞬间,叶昭昭的耳边仿若嗡嗡作响。
子嗣……
她好似忽然明白了什么。
叶昭昭平静看他,问:“沈临洲,你是不是后悔娶了我?”
这话一出,四周似乎都寂静了一瞬。
沈临洲收回视线,神色闪过慌意:“怎么会?我是就事论事,与你我之间无关。”
紧接着,他转移话题般,领着她往反方向去。
“前面便是姻缘桥,我们过去放河灯吧。”
叶昭昭轻叹一声,咽下了所有的话。
罢了,反正要离开了,与他争辩缘由也无用。
抵达姻缘桥河畔。
叶昭昭拿到了河灯后,写好了纸条便塞进了河灯里。
沈临洲也写好了,便问道:“昭昭,你写了什么?”
叶昭昭蹲下,一边将直接的河灯点亮,一边说:“这东西说出来就不灵了。”
语罢,她的手便轻轻一松,河灯飘向河中。
她这盏河灯是所有河灯中最亮的。
叶昭昭嘴角笑了笑,她写的是——
“愿叶昭昭和沈临洲,此次一别,永不相见。”
人物分析
叶昭昭:叶昭昭是一位内心敏感且具有深刻思考的女性。她对沈临洲的感情逐渐淡漠,但仍然保持着一定的理智。她对社会现象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对女性地位的不公有着深切的感受。
沈临洲:沈临洲虽然表面上表现出对叶昭昭的关心,但实际上他对婚姻的态度并不坚定。他在面对正妻与外室的冲突时,表现出了对传统观念的支持,这让叶昭昭感到失望。
章节评论
情感细腻的描写:作者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叶昭昭内心的复杂情绪。从她对沈临洲的疏离到对社会现象的反思,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感受到她的内心世界。
社会背景的揭示:这一章节不仅仅是一个情感故事,更是对当时社会背景下女性地位的深刻揭露。通过正妻与外室的冲突,作者揭示了男性在婚姻中的特权以及女性所面临的不公待遇。